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科普 > 健康科普 > 正文健康科普
转发给爱美的TA!合金首饰也存在健康风险
来源:本站整理 发布人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5/8/20 14:57:06 【返回】

直播间里,合金首饰以高颜值、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。

 

胡女士在网上花199元买了一条合金项链,觉得好看又实惠,便天天戴着,洗澡、睡觉都不摘。没想到,没过多久,她的脖子就开始发红、瘙痒,还冒出了小水疱,又疼又难受。到医院一检查,原来是首饰性皮炎在作怪,而罪魁祸首就是她天天戴的项链。

 

合金首饰是由两种或以上金属熔合制成的饰品,常见成分包括铜、锡、锌、镍、铅、镉、铬等。这些看似美丽的饰品,存在怎么样的健康隐患?

 

 

什么是首饰性皮炎?

首饰性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,由佩戴含镍、钴、铬等重金属的首饰引发。症状包括红斑、丘疹、水疱,严重时可导致溃疡、瘢痕甚至全身性过敏反应(如哮喘)。

 

 

合金首饰的健康隐患有哪些?

 

 

过敏反应:镍是首饰致敏的头号元凶。就像有些人对花粉过敏一样,有些人的皮肤对镍特别敏感,一旦接触含镍的首饰,皮肤就可能出现红斑、水疱、瘙痒等接触性皮炎、湿疹的症状。有些过敏体质的人,还会引发哮喘、荨麻疹等严重反应。

 

 

重金属蓄积研究证实,镉是致癌物,长期接触会损害肾脏、骨骼,并可能引发癌症;铅的累积毒性极强,可破坏神经系统发育,影响儿童智力发育;钴可以诱导T细胞活化,导致慢性湿疹。

 

 

交叉感染风险:二手首饰就像一个细菌仓库,可能携带前任佩戴者的皮屑、病菌,尤其是项链纹理、耳饰内侧等复杂结构处,普通清洗难以彻底去除。若新佩戴者皮肤有破损(如耳洞未愈合、湿疹)或免疫力低下,这些病原体易通过破损处侵入,引发接触性皮炎、感染甚至系统性过敏反应,让人又疼又痒。

 

 

首饰性皮炎如何早发现?怎么治疗?

佩戴首饰后,接触部位(如耳垂、手腕、颈部)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:皮肤发红、瘙痒,可能伴灼热感;密集小丘疹或水疱,抓挠后可能渗液、结痂;症状反复,取下首饰后缓解,再次佩戴复发。

 

治疗应立即停戴首饰,冷敷缓解症状;口服抗组胺药止痒(如氯雷他定),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缓解炎症;严重病例需遵医嘱治疗。

 

我以前戴银不过敏,怎么现在突然过敏了?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。

 

过敏反应突然出现,和这些因素有关

 

 

体质变化:人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长期熬夜、压力大或者生病,免疫系统引发罢工,变得不平衡。这时候,原本安全的金属,也可能变成过敏原,让皮肤闹脾气

 

 

环境暴露:我们每天可以接触到多种化学物质,比如香水、驱蚊液、消毒剂等。这些就像皮肤杀手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,让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。夏季汗液增多,金属与汗液反应生成盐类(如镍硫酸盐),加剧刺激。

 

 

饰品质量:长期佩戴,首饰外面的镀层磨损后,暴露出内部的镍、铬等过敏金属;或更换了含过敏原的新首饰。

夏季高温导致汗液分泌增加,合金首饰中的铬、镍等金属离子易随汗液脱落并渗透皮肤,引发接触性皮炎。

 

佩戴首饰避免皮炎,最重要的是做好这几点

 

 

选对材质:优先选纯银(925银)、纯金(24K)或医用级不锈钢、钛合金,避开含镍、铬的合金。敏感肌可尝试低敏镀层饰品。

 

 

日常护理:首饰要用清水冲洗干净,避免和化妆品、香水直接接触,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和首饰中的金属发生反应,刺激皮肤。夏天出汗多,皮肤更敏感,佩戴时间最好不超过4小时。

 

 

皮肤护理:汗液浸渍后及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,并涂抹保湿霜、无刺激性的凡士林,形成保护层,强化皮肤屏障功能。若已出现轻微红斑、瘙痒,立即停用首饰。

 

 

儿童防护:避免购买鲜艳好看、带有彩色涂层的儿童首饰(可能含铅颜料)。

在线咨询 X
有什么可以帮到你
点击咨询